一、音量平衡(Level Balance)
音量平衡是混音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步。很多初学者会觉得混音就是用各种插件去修,但其实如果人声和伴奏的音量关系没调整好,后面做什么都很难救。方法是先把所有伴奏音轨整体降低,保证人声在中间自然响起。人声应该像歌里的主角,清晰可听但不刺耳。可以用音量自动化来修正某些地方人声过大或过小的问题,比单纯拉整体推子更精准。注意不要为了让人声听清就一味调大,而是让伴奏退一步,留出空间给人声。
二、均衡处理(EQ)
EQ 的作用是清理不必要的频率,同时让人声的关键部分更突出。人声的频谱范围很广,不同性别和风格也不同,但有一些通用的处理思路。清理低频 人声在 80Hz 以下几乎没有有效信息,但可能录到呼吸脚步空调等杂音,可以用高通滤波削掉。去除浑浊 200Hz 到 500Hz 区间有时会造成闷脏的感觉,可以适度削减,让人声更清晰。突出主体 1kHz 到 3kHz 是人声最关键的部分,决定歌词是否清晰是否能穿透乐器。增加空气感 在 8kHz 到 12kHz 适度提升,会让人声听起来更明亮更通透。EQ 是修饰,不是强行改造,动作过大容易让声音变得生硬。
3 压缩与动态控制(Compression)
人声的动态通常比较大,可能一句话前半句轻声,后半句突然提高音量。如果不做动态控制,混音里就会出现时大时小不均匀的感觉。压缩器的作用就是把过强的部分压下去,让整体更稳定。基础设置思路是 比率 2比1 到 4比1 适合一般人声 阈值设置在平均音量略下的位置,让较强的部分被压缩 攻击时间 20到40毫秒 可以保留人声的瞬态,让声音不至于被掐死 释放时间 80到120毫秒 保证自然不会喘不过气,并行压缩是一种常见手法 即把压缩过的人声和原声混合,让声音既稳定又保留动态,注意不要压得太狠 否则人声会像挤扁的铁片 失去生命力
4 空间与效果(Reverb and Delay)
当人声的音量频率和动态都处理好了 还缺少一个关键元素 空间感 如果没有适当的空间效果 人声会显得很干 像是贴在耳边说话 不够自然。混响 Reverb 板式混响常用在流行和摇滚人声上 能让人声明亮且有质感 大厅混响适合营造大气氛围,但要适量,避免人声被伴奏淹没,延迟 Delay 短延迟 50到120毫秒 能让人声更厚实 常用于加宽效果 长延迟 四分音符或八分音符,可以作为点缀,用在句子结尾增加空间层次,小技巧是可以把混响和延迟单独开在辅助轨 Send 这样更容易控制量感和EQ,注意:效果是为了烘托氛围 而不是喧宾夺主 人声要保持清晰在前 空间在后
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可乐原创音乐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